一、活动的意义:
在茶事活动中融入伦理、道德,通过茶文化达到修身养性、陶冶情操的目的,即为“茶道”。有很多人对茶道精神都有精辟的概括,中国的传统茶道精神可以用四个字表达,即“清、静、和、真”。修德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、从政之基、强能之要,也是必修之课、必用之功、必行之道。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应当学习中国茶道精神,加强自我修养,改变思维模式,提高个人魅力,增进决策水平,强健“精神筋骨”。
二、活动目标:
扎实开展“三会一课”,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,引导支部党员立足本职工作,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。丰富“三会一课”的内容,对“三会一课”进行创新,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完善支部组织建设。
三、活动的要求:
要求支部内党员积极参加茶艺师学习,通过学茶了解茶文化,从而达到修身养性、陶冶情操的目的,学习期间不得无故缺席。
四、活动时间和地点:参考校就业培训科的茶艺师学习通知。
五、另附党员和茶文化之间的联系一文:
茶,中国传统饮品,历史悠久,从引茶入药再到饮茶品茶,现已成为健康文化时尚。古语讲“以茶养身”,在百忙中泡一杯茶自饮,可消除疲劳、提神聚气、清心益思。中国是文明古国、礼仪之邦,凡来客人沏茶、敬茶,“以茶代礼”表示对客人的尊敬。同志之间、干群之间,以茶联谊,以茶会友,交流思想,讨论工作,解决问题,即庄重又祥和。中国茶学家庄晚芳先生,将“中国茶德”精辟地概括为“廉、美、和、敬”,把“廉”放在首位,就是以茶倡廉,廉俭育德。“清茶一杯”以示清正廉洁,既是反对铺张浪费,又是提倡勤俭勤政。
为政之地,是工作、学习之地,更是为民服务之地,在工作学习中喝点茶,能消疲解乏、补充体力、有助思考,以茶待客更能促进交流、有益沟通。但自饮自乐或以茶会友,讲究茶叶茶具的档次,不讲勤俭讲奢靡,秀着茶技茶艺,不谈工作谈享乐,不闻基层、不言群众,茶香漂着“官僚味”,脱离于淡雅,沉浸于形式,时间长了不仅耽误工作,还影响作风形象。古语讲:“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。”生活水平提高了,党员干部喝茶讲讲品味,是注重健康生活的表现,但喝茶讲“质量”、讲“大牌”、讲“阔气”,身体就会喝出“庸俗病”、“攀比病”、“奢靡病”,久而久之就会喝出一身“官僚病”。当前,“横下一条心纠正‘四风’”、“驰而不息纠正‘四风’”,是反“四风”的新要求,需要我们紧盯“四风”问题新形式新动向,为政之茶道茶风关系到机关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问题,作风不是小事,作风是形象,需要我们警觉性的“小题大作”,及时发现苗头,及时提醒纠正,才能有效防止凉风潮气形成歪风邪气。
为政之茶道茶风应有“群众味”。茶之味,苦也。为官品茶口含苦涩,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。办公室即机关,是为基层服务的地方,干部坐在办公室,就应多想想群众的事,品茶思群众,自然能品出民意之疾苦、民意之所需。以茶会同事,多谈谈工作,多谈谈基层,把群众的事放在工作首位,能贴近实际、理清思路、增进团结。把群众请进来,为群众沏杯茶,借茶沟通感情,解决问题,能密切干群关系,更能拉近干群距离。老一辈同志的“茶风”堪称楷模,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定居北京,湖南家乡人千里迢迢送来茶叶,他一定会欣然接受家乡人民浓酽的情意,深情品味家乡茶里的“群众味”,同样不会忘记让工作人员给家乡人付上茶钱和路费。周恩来同志喝茶有一个习惯,就是一天只准泡一杯,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茶水都变白开水了,便想给他再泡一杯,他却摆摆手说:“还可以喝嘛,再泡就浪费了。”一次周恩来同志视察,与茶农座谈感慨到“农民炒茶多辛苦。”临行前端起茶杯咀嚼杯中剩余的茶叶片,体味农民之疾苦,更是用行动感知茶中的“群众味”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,历史让人民群众选择谁来执政,古语讲“一杯清茶问古今,两袖清风为苍生”,是人民群众对为政者的赞许和期待。为政必须首思群众,品茶思工作,感知“群众味”,“接地气”转政风、促政风。
为政之茶道茶风应有“文化味”。中国人把茶作为饮品,据民间传说始于神农时期,至今已有四五千年,在漫长的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,茶文化也随之孕育而生,并凝结在儒、佛、道三家文化之中,在中华优秀的传统习俗、道德情操、价值观念传承中积淀。今人常言“没有儒释道,茶无以形成文化。”以茶示礼、以茶作禅、以茶养德,茶道文化讲究的就是社交礼仪、修身养性和道德教化,为政有传承文化之责,为政之茶道也应有“文化味”。品茶明礼仪,同志之间以茶交际,可养成节俭美德,以茶代酒,可纯正为政风气,以茶论政,可梳理执政思路,以茶敬客,可显示尊敬之意。品茶悟人生,在品茶中融入人生哲理、世俗伦理,通过品茶来修身养性、陶冶情操,可以达到精神上的升华。品茶品的是一种心境,净化身心,滤去浮躁,常言“沸水煮泡茶浓香”,在品茶中经历思想洗礼,才能悟出人生浓香。品茶修道德,“为政修德”是中国传统文化,茶的平和收敛和纯洁品格的性质有助于让品茶者冷静下来,在品茶中参悟道德标准,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励志自清,自律改过,净化灵魂时净化为政之德,以茶会良师益友,以学修德,可互相接受道德熏陶。为政之茶道不是为止渴消遣,而是要追求文化内涵,明礼、养性、修德。
为政之茶道茶风应有“清廉味”。茶之性,俭也;茶之本,清也。常言“为政之道清似茶”,道出为政风范之本。为政之茶香溢出“清廉味”,可使廉香励政,廉香更能聚众,党的事业如此,国家的发展亦如此。以茶明廉洁,茶树生于山野砾壤,地处劣境依然挺拔,古语讲“历尽艰辛成极品,自甘恬淡散清香”,尽透“茶廉”之风骨秉性。民间一直有神农食茶清洁肠胃的传说,在唐代就有“茶为万病之药”的说法,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述茶作为药物可解毒,现代科学证实茶有助消化、清热降火之效。人难免不得病、不受病毒侵扰,为政者以茶洁身,洗洗肠胃、去去油腻、治治毒病,以茶明廉洁的道理就在于此。以茶敬廉政,武王以“勤俭”为建国方针,“伐纣会盟”用茶设宴,以茶代酒招待各路诸侯、部落酋长,廉政之举,灭商建周,让后人敬仰。《茶经》记载,东晋吴兴太守陆纳,招待登门拜访好友总是“清茶一杯”,高风亮节廉政之举,被后人传为千古佳话。以茶促廉风,中国茶廉之风形成于两晋南北朝时,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提出“以茶养廉”主张,对抗当时帝王贵族聚敛奢侈之风,“为政饮清茶,清淡思清风”得到传承。时下,反“四风”进入常态化,党员干部应把“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”铭记于心,不可忽视为政之茶道茶风,泡茶泡的是党员干部的茶廉,为政当如茶,清廉胜浮华,把“为民务实清廉”见诸行动。